闲行不觉过天井,长啸深能动岳灵
出处:《山居诗二十四首 其十六》
唐 · 贯休
一庵冥目在穹冥,菌枕松床藓阵青。
乳鹿暗行柽径雪,瀑泉微溅石楼经。
闲行不觉过天井,长啸深能动岳灵。
应恐无人知此意,非凡非圣独醒醒。
乳鹿暗行柽径雪,瀑泉微溅石楼经。
闲行不觉过天井,长啸深能动岳灵。
应恐无人知此意,非凡非圣独醒醒。
注释
庵:指修行的住所,如庵堂。冥目:闭目凝神。
穹冥:天空。
菌枕:用菌类做的枕头。
松床:松木床铺。
藓阵青:青苔密布。
乳鹿:幼鹿。
柽径:柽柳小径。
瀑泉:瀑布。
石楼:建有石头的楼阁。
天井:庭院中的井。
啸:大声呼叫。
岳灵:山岳之灵。
非凡非圣:非世俗之人,非圣贤。
醒醒:清醒独立。
翻译
我在幽深的庵中闭目静思,草垫枕头松木床铺上青苔密布。小鹿悄悄穿行在柽柳小径上的积雪中,瀑布轻声溅落在石楼的佛经上。
闲适漫步不知已穿过天井,悠长的啸声深深触动山岳之灵。
恐怕无人能理解这份心境,既非世俗之人也非圣贤,唯我清醒独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一庵冥目在穹冥,菌枕松床藓阵青"表达了诗人独自居住在一个幽静的庵堂之中,那里的环境是如此的宁静和清净,以至于连苔藓都长满了枕席。"乳鹿暗行柽径雪,瀑泉微溅石楼经"则描绘了冬日里乳鹿在雪地上轻步流利,而山间的瀑布细小,只能湿润着石制的楼阁。
诗人在自然中漫游,却不觉时间已过,到了天井(可能是指夜深或日暮),"长啸深能动岳灵"表明诗人的长啸之声能够触及山中的神灵。这位隐士似乎与世隔绝,只有他一个人保持着清醒的意志。
最后两句"应恐无人知此意,非凡非圣独醒醒"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这种生活状态的自信和坚持,他认为自己的选择是超脱于常人的,也不同于那些修炼成圣的人,只有他一个人保持着真正的觉悟。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界的亲近感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