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鹤窥塘水,眠牛傍柏林
出处:《赵乐道挽诗二首 其二》
宋 · 毛滂
贫贱通姻好,凄凉累赏音。
空知典刑在,谁听短长吟。
飞鹤窥塘水,眠牛傍柏林。
龟鱼迎拄杖,犹出画桥阴。
空知典刑在,谁听短长吟。
飞鹤窥塘水,眠牛傍柏林。
龟鱼迎拄杖,犹出画桥阴。
翻译
即使贫穷卑微也能结为亲家,凄清中也有人欣赏我的才华。虽然知道典范和榜样就在眼前,却无人倾听我浅显的诗歌吟唱。
飞翔的鹤鸟俯瞰着池塘水面,安静的牛儿依偎在柏林树旁。
龟鱼在桥下的阴影中迎接拐杖,仿佛在欢迎来访者。
注释
贫贱:形容贫穷卑微。通姻好:结为亲家。
凄凉:凄清。
累赏音:有人欣赏。
典刑:典范、榜样。
短长吟:浅显的诗歌。
飞鹤:飞翔的鹤鸟。
窥:俯瞰。
塘水:池塘水面。
眠牛:安静的牛。
柏林:柏林树。
龟鱼:龟和鱼。
拄杖:拐杖。
画桥阴:桥下的阴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毛滂的作品,名为《挽诗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友人离别之情和个人境遇之感慨的诗句。
“贫贱通姻好”一句,反映了作者在社会底层的处境,以及他与朋友之间的情谊相连,即使在贫贱的状况下,也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凄凉累赏音"则表达了听赏音乐时所感受到的凄凉之情,这里的“累”字意味着长久或频繁,显示了作者对这种情感的深刻体验。
接下来,“空知典刑在,谁听短长吟”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感到孤独和无人理解。"飞鹤窥塘水,眠牛傍柏林"则是用自然景象来形容自己的寂寞与闲适之情,飞鹤观察池塘的水,睡着的牛伴随着柏树林,都是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有点孤独的情境。
最后,“龟鱼迎拄杖,犹出画桥阴”则是作者用生动的意象表达自己老迈体弱,但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态度。"龟鱼迎拄杖"形容行动不便,而“犹出画桥阴”则显示了诗人仍旧在努力地走过那些美丽景色之下。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