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斋有达士,六合涵胸襟
出处:《时晋亨作小轩块石盆池名曰趣远真隐居士赋之》
宋 · 史浩
新晴可步履,杖策穿云林。
萧斋有达士,六合涵胸襟。
东偏辟小窗,广袤不盈寻。
片石远山意,寸池沧海心。
乃知一芥子,可纳须弥岑。
归鸿目不尽,为尔发微吟。
萧斋有达士,六合涵胸襟。
东偏辟小窗,广袤不盈寻。
片石远山意,寸池沧海心。
乃知一芥子,可纳须弥岑。
归鸿目不尽,为尔发微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新晴可步履,杖策穿云林”开篇即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雨后初晴,诗人手持竹杖,穿行于云雾缭绕的山林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接着,“萧斋有达士,六合涵胸襟”一句,将视角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达士”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胸怀宇宙、心怀天下的广阔胸襟。这种境界的展现,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反映了其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东偏辟小窗,广袤不盈寻。片石远山意,寸池沧海心。”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小窗虽小却能窥见广阔的世界,片石与寸池虽微小却蕴含着深远的意义。这里运用了“芥子纳须弥”的典故,巧妙地表达了小中见大、以小见大的哲理,寓意着即使在平凡的事物中也能发现宇宙的奥秘和生命的真谛。
“乃知一芥子,可纳须弥岑。”这句话是对前文的总结,强调了万物皆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即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也能承载着深邃的智慧和广阔的视野。
最后,“归鸿目不尽,为尔发微吟。”以归鸿(飞回的鸿雁)作为收尾,既呼应了开头的步履穿林,又象征着心灵的回归与平静。诗人通过“微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生活真谛的追寻与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