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忆玉关吹月笛,不知曾放几枝梅
出处:《至日珠江闻辽警》
明 · 张萱
不书云物不登台,万里涛声隔岸来。
共说荔生曾结蚓,何因蚊响尚成雷。
一年消息葭灰动,亚岁芳菲柳色催。
为忆玉关吹月笛,不知曾放几枝梅。
共说荔生曾结蚓,何因蚊响尚成雷。
一年消息葭灰动,亚岁芳菲柳色催。
为忆玉关吹月笛,不知曾放几枝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至日(冬至)在珠江边听到辽地警报时的复杂心情与所见所感。首联“不书云物不登台,万里涛声隔岸来”以“不书云物”暗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而“万里涛声隔岸来”则通过远距离的自然声音,营造出一种辽远而又孤寂的氛围。颔联“共说荔生曾结蚓,何因蚊响尚成雷”运用对比手法,将荔枝生长与蚯蚓结伴的自然现象与蚊虫声响与雷鸣进行类比,寓意深刻,既展现了自然界奇妙的和谐共生,也暗含对社会现象的反思。颈联“一年消息葭灰动,亚岁芳菲柳色催”描绘了一年轮回中,冬至时节的自然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更迭。尾联“为忆玉关吹月笛,不知曾放几枝梅”表达了诗人对遥远边塞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梅花开放的期待,隐含着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