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遥相望,每恨不同时
出处:《送钦叔内翰并寄刘达卿郎中白文举编修二首》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古人遥相望,每恨不同时。
同时得古人,欢乐良在兹。
君归岂不佳,交游满京师。
门前车马来,笑言慰所思。
细话洛阳事,高咏嵩山诗。
宫壶发新篘,宫梅耿幽姿。
故应刘与白,亦复念微之。
同时得古人,欢乐良在兹。
君归岂不佳,交游满京师。
门前车马来,笑言慰所思。
细话洛阳事,高咏嵩山诗。
宫壶发新篘,宫梅耿幽姿。
故应刘与白,亦复念微之。
注释
古人:古代的人。遥相望:远远地望着。
恨:遗憾。
不同时:不在同一个时代。
同时:现在。
欢乐:快乐。
君:你。
京师:京城。
车马:车水马龙。
笑言:欢笑的话语。
洛阳事:洛阳的旧事。
嵩山诗:嵩山的诗歌。
宫壶:宫廷里的酒壶。
新篘:新酿的酒。
宫梅:宫廷中的梅花。
耿幽姿:清雅的姿态。
故应:想必。
刘与白:刘、白,指刘禹锡和白居易。
微之:微之,指元稹。
翻译
古人在远方眺望,常常遗憾不能同在如今能与古人相遇,这份快乐就在眼前
你回去难道不好吗,京城朋友众多
门前车马喧闹,欢声笑语安慰着思念
详述洛阳的往事,高声吟诵嵩山的诗篇
宫廷中酒器新酿,宫梅散发出清幽的香气
想必刘、白和你也一样,会怀念微之
鉴赏
这首诗是元好问的《送钦叔内翰并寄刘达卿郎中白文举编修二首(其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他们相聚的期待。诗中通过“古人遥相望,每恨不同时”的描绘,传达出对古人友谊的向往和遗憾,而“同时得古人,欢乐良在兹”则表达了对能与钦叔、刘达卿等人共聚的喜悦。诗人祝愿钦叔在京师能有美好的交往,“门前车马来,笑言慰所思”,体现了对朋友归来的欢迎和交谈的愉悦。
接着,诗人回忆起洛阳的往事和嵩山的诗篇,展现了他们共同的文化情怀。“宫壶发新篘,宫梅耿幽姿”描绘了宫廷中的美好景象,暗示了他们的友情如同美酒和梅花般清雅。最后,诗人以刘禹锡和白居易的典故,表达自己也像他们一样思念着友人,“故应刘与白,亦复念微之”,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牵挂。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