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奉谈麈,汲古得深探
出处:《安国置酒敬简堂分韵得柳暗六春字 其二》
宋 · 张栻
公卧百尺楼,馀子可下瞰。
我每奉谈麈,汲古得深探。
身外皆为馀,此道要无憾。
从渠梅雨天,阴晴递明暗。
我每奉谈麈,汲古得深探。
身外皆为馀,此道要无憾。
从渠梅雨天,阴晴递明暗。
翻译
他高卧在百尺楼上,其他人可以向下俯瞰。每次我们交谈,都能从古代汲取智慧,深入探讨。
世间万物对我来说都是多余的,这条道路我已毫无遗憾。
任凭外面梅雨连绵,阴晴变化,我心自明。
注释
公:他。卧:躺/静坐。
百尺楼:很高的楼。
馀子:其他人。
瞰:俯瞰。
奉谈:恭敬交谈。
麈:古人用来拂尘的竹刷,这里指交谈。
汲古:汲取古代知识。
深探:深入探讨。
身外:外界/身外之物。
要:关键/重要。
无憾:没有遗憾。
渠:他/那。
梅雨天:江南夏季多雨的天气。
阴晴:阴天和晴天。
递明暗:交替出现明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百尺高楼上眺望四周景色,感慨万千的境况。"公卧百尺楼,馀子可下瞰"表达了诗人居高临下的视角和对广阔世界的观察。"我每奉谈麈,汲古得深探"则显示出诗人不仅关注眼前的景象,同时也在思考历史与文化的深度。
"身外皆为馀,此道要无憾"透露出诗人的超然态度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从渠梅雨天,阴晴递明暗"则是对自然变化的一种描绘,通过对梅花在雨后的不同光照下的变幻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
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对高处眺望世界的豪迈气势,又不乏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探讨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融合了客观景物描写与主观情感表达于一体,既有境界之美,也有思想之深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