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见窦师无外役,竹窗依旧老身闲
出处:《华岳寺》
唐 · 元稹
山前古寺临长道,来往淹留为爱山。
双燕营巢始西别,百花成子又东还。
暝驱羸马频看堠,晓听鸣鸡欲度关。
羞见窦师无外役,竹窗依旧老身闲。
双燕营巢始西别,百花成子又东还。
暝驱羸马频看堠,晓听鸣鸡欲度关。
羞见窦师无外役,竹窗依旧老身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前:山的前面。古寺:古老的寺庙。
临:靠近。
长道:漫长的道路。
来往:来和去,指人的流动。
淹留:长时间停留。
为爱山:因为喜爱山。
双燕:两只燕子,常比喻夫妻或情侣。
营巢:筑巢,建造巢穴。
始西别:开始向西边分别,表示季节更替燕子迁徙。
百花:各种花。
成子:结出果实或种子。
又东还:再次向东返回,指燕子春季归来。
暝:傍晚,天色晚。
驱:驱赶,这里指骑着。
羸马:瘦弱的马。
频看堠:频繁地查看路标,堠指古代的里程标志。
晓:清晨。
听鸣鸡:听到公鸡打鸣。
欲度关:打算过关口,表示旅途中的一个环节。
羞见:羞于见到,感到不好意思面对。
窦师:人名,可能指一位清闲的僧人或其他人物。
无外役:没有外出的工作或劳役。
竹窗:用竹子做的窗户,常象征简朴清雅的生活环境。
依旧:仍然,依然。
老身闲:年老的身体处于悠闲状态。
翻译
山前的古老寺庙靠近漫长的道路,人们来来往往停留是因为喜爱山景。双燕在西方开始筑巢分别,百花结籽后又在东方归来。
傍晚驱赶着瘦弱的马频繁查看路标,清晨听着鸡鸣准备过关。
羞于见到窦师没有外出的差事,他依旧在竹窗下悠闲地老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朴幽静的山中寺庙生活图景。开篇"山前古寺临长道,来往淹留为爱山"两句,既写出了寺庙所处之地,也表达了游人对这片山川的喜爱和留恋。"双燕营巢始西别,百花成子又东还"则是通过燕子的筑巢和花朵的盛开,隐喻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诗中间两句"暝驱羸马频看堠,晓听鸣鸡欲度关",展示了寺庙僧人的日常生活。他们在黄昏时分赶着瘦弱的马匹去察看田地,在清晨听到鸡鸣后准备出门过关,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僧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情景。
最后两句"羞见窦师无外役,竹窗依旧老身闲"则流露出诗人对寺中僧人的敬仰之情。"羞见窦师"表明诗人对于能够专心佛法、不问世事的僧人感到敬意和羞愧。"竹窗依旧老身闲"则是表现了僧人淡泊名利,安于寂寥生活的从容自得。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寺庙及僧人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