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时不遣素蛾知,两腋西风日千里
出处:《题程正郎蟾宫折桂琼林锡宴诗卷》
明 · 石宝
蟾宫前后交桂阴,桂气袭人寒不禁。
吴刚倚斧夜不寐,兔毫冷浸冰壶深。
青袍绿鬓谁氏子,独上云霄亲折取。
归时不遣素蛾知,两腋西风日千里。
东风吹尘红映道,恩光著袍绿如草。
男儿得意非寻常,出门仰天气浩浩。
雕琼作树瑶作华,乘春早宴仙人家。
蓦听虞韶杂鸣凤,停杯一啸凌紫霞。
吴刚倚斧夜不寐,兔毫冷浸冰壶深。
青袍绿鬓谁氏子,独上云霄亲折取。
归时不遣素蛾知,两腋西风日千里。
东风吹尘红映道,恩光著袍绿如草。
男儿得意非寻常,出门仰天气浩浩。
雕琼作树瑶作华,乘春早宴仙人家。
蓦听虞韶杂鸣凤,停杯一啸凌紫霞。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仙境画卷,以“蟾宫折桂”为主题,融合了神话与现实的元素,展现了主人公程正郎在仙境中的非凡经历。
首句“蟾宫前后交桂阴”,以“蟾宫”象征仙境,桂树环绕,营造出清幽神秘的氛围。次句“桂气袭人寒不禁”,通过桂树散发的香气和寒意,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清凉与独特。接着,“吴刚倚斧夜不寐,兔毫冷浸冰壶深”,借用了吴刚伐桂和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不凡身份和经历。
“青袍绿鬓谁氏子,独上云霄亲折取”,描述了主人公独自攀登至云端,亲自折取桂枝的壮举,体现了其勇敢与决心。接下来,“归时不遣素蛾知,两腋西风日千里”,表现了主人公归途中的速度与神秘感,素蛾象征着仙境中的生物,暗示主人公的归来并未被外界察觉。
“东风吹尘红映道,恩光著袍绿如草”,描绘了主人公归来后,春风拂过,道路映红,恩泽遍及大地,绿色的袍子如同草木般生机勃勃,象征着主人公带来的繁荣与希望。最后,“男儿得意非寻常,出门仰天气浩浩”,表达了主人公因成就非凡而引人注目的形象,以及他面对广阔天地时的豪迈与自信。
“雕琼作树瑶作华,乘春早宴仙人家”,描绘了仙境中美丽的景致,以及主人公在春天与仙人共宴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气息。“蓦听虞韶杂鸣凤,停杯一啸凌紫霞”,结尾处通过听到虞韶之乐与凤凰鸣叫的声音,以及主人公停下饮酒,仰天长啸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意境,展现出主人公内心的豪情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仙境世界,展现了主人公程正郎的非凡经历和内心世界,以及他所代表的勇气、决心、希望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