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乍息残黎少,稼穑深荒野水宽
出处:《宋荔裳按察由扬州泛长江之任成都得近体却寄》
清 · 孙郁
剑门秋老白盐寒,叱驭休歌《蜀道难》。
龙卧澄江惊急雨,猱悬古木挂飞湍。
烽烟乍息残黎少,稼穑深荒野水宽。
鸿雁嗷嗷悲铩羽,何人独对月中看。
龙卧澄江惊急雨,猱悬古木挂飞湍。
烽烟乍息残黎少,稼穑深荒野水宽。
鸿雁嗷嗷悲铩羽,何人独对月中看。
鉴赏
这首清代孙郁的诗《宋荔裳按察由扬州泛长江之任成都得近体却寄》描绘了剑门关秋意渐浓,白盐山显得格外寒冷的景象,诗人劝告友人不必再吟唱蜀道艰险的《蜀道难》。接下来的两句通过龙舟在急雨中穿越江面和古树上攀附的猿猴面对飞瀑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壮丽而险峻的自然风光。
诗中反映出战乱之后,烽火已息,但人民生活仍艰难,田野荒芜,百姓稀少,只有宽阔的野水映衬着凄凉。最后,诗人借鸿雁哀鸣,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月夜孤独无依的感慨。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既有个人离别之情,又含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