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陵阙已苍烟,鲁国灵光独岿然
出处:《贽尤端木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汉家陵阙已苍烟,鲁国灵光独岿然。
卫玠音闻永嘉末,陶潜诗著义熙前。
可怜阁下投几死,不及车中寝获全。
寄语牙郎莫酬价,椟中韫玉可求旃。
卫玠音闻永嘉末,陶潜诗著义熙前。
可怜阁下投几死,不及车中寝获全。
寄语牙郎莫酬价,椟中韫玉可求旃。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汉家陵阙与鲁国灵光殿的不同命运,以及卫玠、陶潜等历史人物的遭遇,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汉家陵阙已苍烟,鲁国灵光独岿然”两句,以汉代的陵墓和衰败景象与鲁国灵光殿的独立存在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传承。接着,“卫玠音闻永嘉末,陶潜诗著义熙前”则点出两位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贡献,卫玠的声音在永嘉末年消逝,而陶潜的诗歌则在义熙年间流传,暗示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
“可怜阁下投几死,不及车中寝获全”这两句,通过假设性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命运多舛的同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安全与保护的渴望。最后,“寄语牙郎莫酬价,椟中韫玉可求旃”则是诗人对世间价值的一种反思,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应仅以物质的价格来衡量,而是如同椟中的美玉,即便不被世人所识,其内在的价值依然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个人命运以及价值观念的探讨,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