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自命初非过,戏马当时未足雄
出处:《和陈无逸九日 其一》
宋末元初 · 牟巘
扬鸾设醴奏丝桐,九日台头咏渚鸿。
宣远风情虽旷代,渊明霜气直横空。
卧龙自命初非过,戏马当时未足雄。
莫笑东篱太岑寂,南山长在醉醒中。
宣远风情虽旷代,渊明霜气直横空。
卧龙自命初非过,戏马当时未足雄。
莫笑东篱太岑寂,南山长在醉醒中。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牟巘所作,名为《和陈无逸九日(其一)》。牟巘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九日台上的景象与心境,展现了对古代风流情调的追忆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扬鸾设醴奏丝桐,九日台头咏渚鸿”,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节日的热闹与雅致。鸾鸟飞翔,美酒佳肴,丝竹之声悠扬,九日台前,诗人吟咏着水边的大雁,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不失闲适的氛围。
颔联“宣远风情虽旷代,渊明霜气直横空”,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陶渊明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怀的敬仰。这里的“宣远”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与之相似的古人,而“渊明霜气”则直接引用了陶渊明的诗意,象征着高洁、清冷的精神气质。
颈联“卧龙自命初非过,戏马当时未足雄”,运用历史典故,将自己比作诸葛亮(卧龙),表达了虽有抱负但不轻易显露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暗喻了对当时社会形势的洞察与反思,认为当时的英雄豪杰或许并未达到真正的雄伟境界。
尾联“莫笑东篱太岑寂,南山长在醉醒中”,以陶渊明的“东篱”和“南山”为意象,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似乎在说,不要嘲笑我选择的孤独与宁静,因为这样的生活自有其深意与乐趣,如同醉醒之间的自由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九日台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隐逸生活的追忆与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末元初文人诗风的典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