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隐应难逐,为霖是蛰龙
出处:《酬均州郑使君见送归茅山》
唐 · 顾非熊
饯行诗意厚,惜别独筵重。
解缆城边柳,还舟海上峰。
饮猿当濑见,浴鸟带槎逢。
吏隐应难逐,为霖是蛰龙。
解缆城边柳,还舟海上峰。
饮猿当濑见,浴鸟带槎逢。
吏隐应难逐,为霖是蛰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饯行:设宴送别。诗意:富有文学和情感色彩。
独筵:单独的宴席。
解缆:解开系船的缆绳。
城边柳:象征离别与挽留。
还舟:返回船只。
饮猿:形容奇特的景象,猿猴饮水。
濑:急流的水边。
浴鸟:在水中洗澡的鸟。
带槎:带着木筏。
吏隐:官员中的隐士。
逐:追随。
为霖:指施行恩泽,比喻施政。
蛰龙:比喻有才能但未显身手的人。
翻译
饯行的酒席充满了诗意,独自的告别显得格外沉重。解开缆绳在城边的柳树下,返回的船将在海上的山峰间航行。
在瀑布旁的猿猴会成为饮酒的对象,而河中的鸟儿带着木筏相遇。
做官的隐士恐怕难以追随,真正的贤才如同潜藏的蛟龙等待时机施展才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告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对即将离去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饯行诗意厚"一句,指的是送别之词充满深情;"惜别独筵重"则表明离别之际,心中有着难以割舍的沉重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解缆城边柳,还舟海上峰",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心情。这里的"解缆"意味着解开船索,准备离开,而"城边柳"与"海上峰"则是送别场合的背景,诗人似乎在强调即将远行的境况。
"饮猿当濑见,浴鸟带槎逢"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增添了诗歌的意境。"饮猿"和"浴鸟"都是借用古代典故,以此来形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最后两句"吏隐应难逐,为霖是蛰龙"则暗示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无奈和困顿。这里的"吏隐"可能指的是官吏隐匿真相,而"为霖是蛰龙"一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变革的渴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离别之情,更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和诗人个人的无力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