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若不醉,争奈千门月
唐 · 白居易
宫漏滴渐阑,城乌啼复歇。
此时若不醉,争奈千门月。
主人中夜起,妓烛前罗列。
歌袂默收声,舞鬟低赴节。
弦吟玉柱品,酒透金杯热。
朱颜忽已酡,清奏犹未阕。
妍词黯先唱,逸韵刘继发。
铿然双雅音,金石相磨戛。
此时若不醉,争奈千门月。
主人中夜起,妓烛前罗列。
歌袂默收声,舞鬟低赴节。
弦吟玉柱品,酒透金杯热。
朱颜忽已酡,清奏犹未阕。
妍词黯先唱,逸韵刘继发。
铿然双雅音,金石相磨戛。
注释
宫漏:古代皇宫中的计时器,用铜壶滴水计算时间。阑:结束,消逝。
城乌:城头的乌鸦,常用来象征夜晚。
妓烛:指歌女们手持的蜡烛,代指歌舞助兴的场景。
歌袂:歌者的衣袖。
舞鬟:代指舞女。
赴节:跟随音乐的节奏跳舞。
弦吟:琴弦发出的声音。
玉柱品:琴上的装饰,也指琴的音色。
朱颜:脸色红润,代指饮酒后的人们。
酡:形容饮酒后脸色变红。
清奏:清雅的音乐。
阕:完毕,结束。
妍词:美丽的歌词。
黯先唱:低声唱起。
逸韵:独特的韵律。
刘继发:此处可能是指一位诗人的名字,或是一种修辞手法,表示接续前人的韵脚。
铿然:声音响亮的样子。
双雅音:两种高雅的声音。
金石相磨戛:比喻音色如金石相撞,形容音乐的激昂与和谐。
翻译
皇宫中的更漏声渐渐稀疏,城头的乌鸦也不再啼叫。此刻如果不醉倒,怎能面对满城的月色呢?
主人半夜起身,让歌女们在前面排列烛光。
歌声默默收起,舞者低头跟随着音乐的节奏。
琴弦在玉柱上轻轻吟唱,酒香透过金杯变得炽热。
人们的脸色忽然变得微红,清雅的乐曲还未演奏完。
美丽的歌词由一人低声唱起,接着是另一人逸出的独特韵律。
两种高雅的声音铿锵有力,如同金石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酣的夜晚,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宫漏滴渐阑,一方面营造出一种静谧的夜景,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城乌啼复歇则更增添了一份夜的宁静与深邃。
"此时若不醉,争奈千门月"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如果不借酒浇愁,又怎能忍受心中的忧郁和外界的冷清。主人中夜起,妓烛前罗列,是宴会即将开始的景象。
歌舞升平,是宴会达到了高潮。"弦吟玉柱品,酒透金杯热"则是对音乐与美酒的享受,诗人通过这些感官上的愉悦来暂时忘却烦恼。而朱颜忽已酡,清奏犹未阕,是宴会中的乐曲还在继续,美妙的旋律尚未结束。
"妍词黯先唱,逸韵刘继发"可能是在赞美一位诗人或歌者的才华,而后者则是在模仿前者的风格。铿然双雅音,金石相磨戛,是对乐器声音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和谐而又动人的音乐效果。
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享受,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白居易擅长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