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重问讯,来借朱堂吟
出处:《寄悦上人》
宋 · 周暕
一锡千峰远,闻师住少林。
云生坐处石,佛见定时心。
清福人间少,红尘山外深。
何当重问讯,来借朱堂吟。
云生坐处石,佛见定时心。
清福人间少,红尘山外深。
何当重问讯,来借朱堂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一锡:指僧人出行携带的锡杖。千峰:形容山峰众多。
住:居住。
少林: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
云生:云雾升起。
坐处:打坐的地方。
石:石头。
佛见定时心:禅定时心境如佛般平静。
清福:清静的福气,指修行带来的内心宁静。
人间:世间。
红尘:世俗尘世。
山外:山的另一边,比喻远离尘世之处。
何当:何时能够。
重问讯:再次拜访。
朱堂:装饰华丽的房屋,此处指寺庙。
吟:吟诵,此处指作诗。
翻译
一锡远行至千座山峰之外,听说老师居住在少林寺。云雾缭绕在他打坐的石头旁,禅定时心中如佛般明净。
人间清静的福分稀少,红尘俗世却深藏于山外。
何时能再次拜访,前来借得这清幽之地吟诗作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暕创作的五言律诗《寄悦上人》,表达了对僧侣悦上人的敬仰与向往之情。首联“一锡千峰远,闻师住少林”描绘了悦上人远离尘世,居住在崇山峻岭中的少林寺,形象生动。颔联“云生坐处石,佛见定时心”进一步刻画出僧人的禅定生活,云雾缭绕的环境与内心的清净相应,展现了修行的意境。颈联“清福人间少,红尘山外深”对比人间的纷扰与山外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尾联“何当重问讯,来借朱堂吟”表达诗人期待有机会再次拜访悦上人,共度宁静时光,吟诵佛理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僧人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传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俗、追求心灵净化的禅意生活的敬仰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