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太古意,悄若风中琴
出处:《送戴刑部入都》
清 · 严元照
知名自垂髫,三十年于今。
既观君子面,始知古人心。
跳迹共萍水,言论合芥针。
客游得良友,快胜千黄金。
万卷贮心胸,不作书中蟫。
心如九秋月,了无纤翳侵。
前生定老衲,茅庵结嵚崟。
偶然落尘网,共载参朝簪。
行藏学间鸥,随波共浮沈。
泠泠太古意,悄若风中琴。
在山忘出山,轩冕非所歆。
长安居不易,向平累尚深。
辞荣非此时,岁月驰骎骎。
西湖佳山水,知君岂滞淫。
去去莫回头,为君留清音。
期君十年后,芒鞋重相寻。
既观君子面,始知古人心。
跳迹共萍水,言论合芥针。
客游得良友,快胜千黄金。
万卷贮心胸,不作书中蟫。
心如九秋月,了无纤翳侵。
前生定老衲,茅庵结嵚崟。
偶然落尘网,共载参朝簪。
行藏学间鸥,随波共浮沈。
泠泠太古意,悄若风中琴。
在山忘出山,轩冕非所歆。
长安居不易,向平累尚深。
辞荣非此时,岁月驰骎骎。
西湖佳山水,知君岂滞淫。
去去莫回头,为君留清音。
期君十年后,芒鞋重相寻。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严元照赠送给友人戴刑部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戴刑部的赞赏和深厚的友情,以及对他的未来寄予的期待。
首联“知名自垂髫,三十年于今”,回忆两人自幼相识,已有三十个春秋,体现了友谊的长久。接着,“既观君子面,始知古人心”赞美戴刑部的君子品格,暗示其深沉内敛,如同古人一般。
“跳迹共萍水,言论合芥针”运用比喻,形容两人虽然生活轨迹如浮萍般不定,但言谈契合,如同芥子与针尖般精准。接下来,“客游得良友,快胜千黄金”表达对友情的珍视,认为能结识戴刑部这样的朋友比任何物质财富都更宝贵。
“万卷贮心胸,不作书中蟫”赞扬戴刑部学识渊博,却不被书本所限,保持着独立的人格。诗人以“心如九秋月,了无纤翳侵”比喻戴的心境清澈,志向坚定。
“前生定老衲,茅庵结嵚崟”暗指戴刑部可能有出世之心,但现实使然,不得不入世。“偶然落尘网,共载参朝簪”描述两人一同步入仕途,尽管身在官场,但仍保持着超脱的态度。
“行藏学间鸥,随波共浮沈”进一步描绘了戴刑部随缘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感叹“在山忘出山,轩冕非所歆”,表明对权势的淡泊,而“长安居不易,向平累尚深”则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不易和对朋友的深深挂念。
最后,诗人鼓励戴刑部“去去莫回头,为君留清音”,希望他保持高洁的品性,并约定十年后重逢,“期君十年后,芒鞋重相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