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发晨钟,耿耿霜月白
出处:《病中谢亲友四首 其三》
宋 · 俞德邻
病骨瘦崚嶒,僵卧难帖席。
一夕三四迁,起坐长太息。
大患缘有身,无身更何疾。
从今事委蜕,梦觉非所择。
须臾忽蘧然,又到华胥国。
何处发晨钟,耿耿霜月白。
一夕三四迁,起坐长太息。
大患缘有身,无身更何疾。
从今事委蜕,梦觉非所择。
须臾忽蘧然,又到华胥国。
何处发晨钟,耿耿霜月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的痛苦与挣扎,以及对解脱病痛的渴望。首句“病骨瘦崚嶒,僵卧难帖席”形象地展现了病体的虚弱与不适,仿佛病体已瘦得棱角分明,难以找到舒适的躺卧之处。接着,“一夕三四迁,起坐长太息”描述了病中频繁翻身、难以安眠的状态,长叹声中透露出内心的煎熬。
“大患缘有身,无身更何疾”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认为疾病源于肉体的存在,若能摆脱身体束缚,便无疾病之苦。接下来,“从今事委蜕,梦觉非所择”则表明诗人希望顺应自然规律,让身体逐渐衰老直至死亡,不再为生死之事所困扰。
“须臾忽蘧然,又到华胥国”暗示诗人渴望进入一个理想的世界,摆脱现实的苦难。最后,“何处发晨钟,耿耿霜月白”以清晨钟声的响起和明亮的霜月为背景,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与希望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病痛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死亡和理想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