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瓯越草应出,土湿烟青归不得
出处:《食荠歌送别方安道》
宋 · 谢翱
山中荠发烧馀地,与君为客同食荠。
荠长故君收烬馀,君归食荠如食荼。
我家瓯越草应出,土湿烟青归不得。
相逢举酒复为别,对君盘中不忍食。
荠长故君收烬馀,君归食荠如食荼。
我家瓯越草应出,土湿烟青归不得。
相逢举酒复为别,对君盘中不忍食。
鉴赏
这首《食荠歌送别方安道》是宋代诗人谢翱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方安道在山中品尝荠菜的情景,以及离别的不舍之情。
首句“山中荠发烧馀地”,描绘了山间荠菜生长的环境,暗示着自然的馈赠与生活的朴素。接着,“与君为客同食荠”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通过共同品尝荠菜这一日常食物,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
“荠长故君收烬馀,君归食荠如食荼”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荠菜在不同人心中的感受差异。对于诗人而言,荠菜如同寻常之物;而对于即将离去的友人来说,则可能因离别而赋予了更多的情感色彩,如同苦涩的荼一般。
“我家瓯越草应出,土湿烟青归不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以及无法归乡的无奈。这里的“瓯越”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区,与友人分别后,诗人只能遥望故乡,心中充满了对自由和回归的渴望。
最后,“相逢举酒复为别,对君盘中不忍食”则直接抒发了离别的哀愁。诗人与友人在酒宴上相遇,却不得不面对离别的现实,看着对方盘中的荠菜,心中满是不舍与痛苦,难以下咽。
整首诗以荠菜为线索,串联起友情、离别、思乡等多重情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通过荠菜这一平凡之物,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内心情感的变化,使得这首诗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