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翰饥更清,风蘤远亦香
出处:《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
宋 · 王安石
僧蹊蟠青苍,莓苔上秋床。
露翰饥更清,风蘤远亦香。
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
久游不忍还,迫迮冠盖场。
露翰饥更清,风蘤远亦香。
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
久游不忍还,迫迮冠盖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僧蹊:僧人的小径。蟠:盘绕。
莓苔:一种生长在阴湿地方的植物。
秋床:秋天的地面或落叶堆积如床。
露翰:沾满露水的笔。
风蘤:随风飘来的花朵。
古色:古老的色彩。
空光:空灵的光芒。
久游:长时间的游览。
不忍还:舍不得离开。
迫迮:逼迫狭窄。
冠盖场:指官场,形容仕途繁复。
翻译
僧人踏过青翠的小径,莓苔覆盖的秋床上落满了露水。饥饿的笔触在清冷的露水中更加犀利,远处的花香随风飘来。
清扫石头,显露出古老的色彩,洗净松枝,接纳空灵的光芒。
长久地游历此处,我不忍离去,却被繁复的官场逼迫不得不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客在昆山慧聚寺内的所见所感。开篇“僧蹊蟠青苍,莓苔上秋床”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僧人的生活场景,僧人日常步行的地方被植物覆盖,秋天的苔藓铺满了他们休息的地方。接下来的“露翰饥更清,风蘤远亦香”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晨露洗涤过的花草更加清新,而远处飘来的花香也令人陶醉。
诗人通过“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两句,表达了对寺庙中古朴之美和自然之美的赞赏。寺中的石头经过岁月的洗礼,显露出古老的颜色,而树木在风中摇曳,似乎在吸收着天空的清光。
最后,“久游不忍还,迫迮冠盖场”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丽景致的留恋之情。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他仍然不愿离开这里,只是因为外界的种种事情迫使他返回现实世界,这里的“冠盖场”暗指的是繁忙和喧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远离尘世的寺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