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亲赐天樵民,留我天庭十日宴
出处:《月中丹桂歌》
明 · 解缙
高天桂树五千尺,广寒宫中遮月色。
八月秋清桂吐花,天香散乱神仙宅。
西湖吴叟乌角巾,帝遣伐桂三千春。
终朝倚困倦无力,婵娟兔笑嫦娥嗔。
我有开山新钺斧,手持直上清虚府。
金桥银桥忽在前,笑观霓裳羽衣舞。
一斫折枝柯,二斫折婆娑。
三斫桂树月中倒,四海不觉清光多。
太阴之君邀我见,封章直奏通明殿。
玉皇亲赐天樵民,留我天庭十日宴。
明日宴罢踏层云,思量唯有斧随身。
袖中带得一枝出,天下方知第一人。
八月秋清桂吐花,天香散乱神仙宅。
西湖吴叟乌角巾,帝遣伐桂三千春。
终朝倚困倦无力,婵娟兔笑嫦娥嗔。
我有开山新钺斧,手持直上清虚府。
金桥银桥忽在前,笑观霓裳羽衣舞。
一斫折枝柯,二斫折婆娑。
三斫桂树月中倒,四海不觉清光多。
太阴之君邀我见,封章直奏通明殿。
玉皇亲赐天樵民,留我天庭十日宴。
明日宴罢踏层云,思量唯有斧随身。
袖中带得一枝出,天下方知第一人。
鉴赏
这首《月中丹桂歌》由明代诗人解缙所作,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的笔触描绘了高天桂树、广寒宫、嫦娥以及伐桂的奇幻故事。诗中运用了大量象征与神话元素,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先,诗的开头“高天桂树五千尺,广寒宫中遮月色”便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高耸入云的桂树与广寒宫相互映衬,仿佛是仙境中的奇景。接着,“八月秋清桂吐花,天香散乱神仙宅”进一步渲染了桂花盛开时的香气弥漫,仿佛整个仙居都被这香气所笼罩,充满了祥和与宁静。
接下来,诗人引入了一个虚构的人物——“西湖吴叟乌角巾”,他被赋予了伐桂的任务,历经“三千春”的岁月,最终完成了这一壮举。通过这一情节,诗人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漫长与过程的艰辛,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与征服。
“终朝倚困倦无力,婵娟兔笑嫦娥嗔”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伐桂者在完成任务后的疲惫与满足,同时也借嫦娥的反应,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情感深度。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拥有“开山新钺斧”的豪情,以及对天上仙境的向往。通过“金桥银桥忽在前,笑观霓裳羽衣舞”等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境界的憧憬。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蕴含着对自然、神话与人性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