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予遭世故,举室尽流离
出处:《新得溪上茅屋》
明 · 袁凯
食肉贱糠核,饥人安敢辞。
狐貉轻短褐,寒士为固奇。
自予遭世故,举室尽流离。
东临沧海岸,北度三江湄。
蛟螭时作横,鲸鼍屡见欺。
展转及衰暮,始见此门楣。
徒壁类司马,上漏似原思。
既无陈平席,岂有董生帷。
覆篑或成墙,编苇聊当篱。
迢迢白沙冈,当户势逶迤。
遥遥秋浦波,临轩散涟漪。
翻蜚野鸟群,参差灌木枝。
赋此平生意,庶为百世规。
湫隘诚可哂,欣幸方在兹。
狐貉轻短褐,寒士为固奇。
自予遭世故,举室尽流离。
东临沧海岸,北度三江湄。
蛟螭时作横,鲸鼍屡见欺。
展转及衰暮,始见此门楣。
徒壁类司马,上漏似原思。
既无陈平席,岂有董生帷。
覆篑或成墙,编苇聊当篱。
迢迢白沙冈,当户势逶迤。
遥遥秋浦波,临轩散涟漪。
翻蜚野鸟群,参差灌木枝。
赋此平生意,庶为百世规。
湫隘诚可哂,欣幸方在兹。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所作的《新得溪上茅屋》。诗中,作者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在贫困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简陋居所的满足和对生活的坚韧态度。首句“食肉贱糠核,饥人安敢辞”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但诗人并未抱怨,反而以谦逊的态度接受。接下来,他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的境遇,如“狐貉轻短褐,寒士为固奇”,暗示自己虽衣着简陋,却坚守节操。
诗中描述了诗人因世事变迁,全家流离失所,最终在海边茅屋安居的场景,“蛟螭时作横,鲸鼍屡见欺”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险恶。然而,即使如此,诗人仍能保持乐观,看到生活的希望:“覆篑或成墙,编苇聊当篱”,表示即使是微小的努力也能带来改变。
最后,诗人以自然景色结尾,将简陋的茅屋置于优美环境中,寓意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迢迢白沙冈,遥遥秋浦波”。他期待通过自己的经历,为后世留下一些启示和教训:“赋此平生意,庶为百世规”。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袁凯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对简朴生活的欣赏,以及他希望通过个人经历给后人带来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