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压溜水通池,时有幽禽自在飞
出处:《次韵诚斋寒食日雨中游上天竺 其七》
宋 · 许及之
山花压溜水通池,时有幽禽自在飞。
日脚忽随云脚露,钟声恰与梵声齐。
日脚忽随云脚露,钟声恰与梵声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雨中游览上天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首句“山花压溜水通池”,以“山花”和“水通池”构成画面的主体,山花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鲜艳,与清澈的水流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这里的“压”字生动地表现了花朵因雨水而显得更为饱满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雨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次句“时有幽禽自在飞”,则将视角转向了空中,描绘了一幅鸟儿在雨中自由飞翔的画面。这里的“幽禽”不仅指出了鸟类的种类,也暗示了它们在雨中的宁静与自由,与前一句的山花形成对比,共同构建了一个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自然景观。
第三句“日脚忽随云脚露”,将视线拉回地面,描述了雨后阳光透过云层,与露珠相遇的瞬间景象。这里的“日脚”指的是阳光的边缘部分,而“云脚露”则是云层底部的露珠。这一句通过“忽”字强调了这种景象的突然出现,给人以惊喜之感,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界中瞬息万变的美。
最后一句“钟声恰与梵声齐”,将场景转换至寺庙,描绘了钟声与梵唱同时响起的和谐画面。这里的“钟声”代表了佛教仪式的一部分,而“梵声”则可能是僧侣诵经的声音。两者“齐”字的使用,不仅展现了声音的和谐统一,也寓意着宗教与自然、人间与超然之间的某种共鸣,传递出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寒食节雨中游览上天竺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和谐共生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