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言防众忌,求退为功成全文

不言防众忌,求退为功成

出处:《寄刘松石
明 · 王廷陈
镇拥三边重,衔兼八座荣。
韬钤临玉障,仁义即金城。
神武虽无敌,天威亦有征。
塞烟烽里合,陇月笛中鸣。
直应师方壮,恩驱命始轻。
何云无上策,已见戢佳兵。
虎豹争为用,风云立可生。
书随飞箭去,檄至倒戈迎。
百胜非天幸,诸戎不日平。
横行边地拓,独坐塞尘清。
质子趋周道,降王诣汉京。
歌钟时自劳,戍鼓遂无惊。
定远元投笔,终军枉请缨。
不言防众忌,求退为功成
但使龙庭灭,宁邀麟阁名。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所作的《寄刘松石》,通过其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刘松石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深切关怀。

首句“镇拥三边重,衔兼八座荣”描绘了刘松石在边疆的重要地位和荣耀,展现了他作为边防将领的崇高使命与责任。接下来的“韬钤临玉障,仁义即金城”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刘松石的军事才能比作守护边疆的坚固屏障,同时强调仁义之道对于稳固边防的重要性。

“神武虽无敌,天威亦有征”则表达了对刘松石勇猛神武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处理边疆事务时的智慧与策略。接着的“塞烟烽里合,陇月笛中鸣”描绘了边疆的壮丽景色和紧张氛围,通过烽火与笛声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既紧张又充满诗意的边塞景象。

“直应师方壮,恩驱命始轻”表达了对刘松石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的敬佩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忠诚与奉献的精神。接下来的“何云无上策,已见戢佳兵”则表明了诗人对刘松石在面对危机时能够采取明智决策,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冲突的赞赏。

“虎豹争为用,风云立可生”进一步赞扬了刘松石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暗示在他的指挥下,军队如同虎豹般勇猛,能够迅速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而“书随飞箭去,檄至倒戈迎”则描述了在刘松石的英明领导下,即使敌人也愿意放下武器,展现出他的外交智慧和影响力。

“百胜非天幸,诸戎不日平”表达了对刘松石在军事行动中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凭借其卓越的才能和策略实现的。最后,“横行边地拓,独坐塞尘清”、“质子趋周道,降王诣汉京”、“歌钟时自劳,戍鼓遂无惊”等句子,描绘了边疆的和平景象,以及刘松石为国家带来的安宁与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刘松石形象的塑造和边疆安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和平稳定的美好愿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王廷陈成功地传达了对刘松石的敬仰和对边疆安全的关切,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和友情之美的佳作。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