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庙令老人识神意,雎盱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馀难同。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朣胧。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三公:周以太师、太保、太傅为三公,后世用以称人臣的最高官位。杯珓:占卜用的工具,有对称的两片,合起掷地,以其俯仰定凶吉。
翻译
祭五岳典礼如同祭祀三公,五岳中四山环绕嵩山居中。衡山地处荒远多妖魔鬼怪,上天授权南岳神赫赫称雄。
半山腰喷泄云雾迷迷茫茫,虽然有绝顶谁能登上顶峰。
我来这里正逢秋雨绵绵时,天气阴暗没有半点儿清风。
心里默默祈祷仿佛有应验,岂非为人正直能感应灵通?
片刻云雾扫去显出众峰峦,抬头仰望山峰突兀插云空。
紫盖峰绵延连接着天柱峰,石廪山起伏不平连着祝融。
严森险峻惊心动魄下马拜,沿着松柏小径直奔神灵宫。
粉色墙映衬红柱光彩夺目,壁柱上鬼怪图画或青或红。
登上台阶弯腰奉献上酒肉,想借菲薄祭品表示心虔衷。
主管神庙老人能领会神意,凝视窥察连连地为我鞠躬。
手持杯蛟教导我掷占方法,说此卜兆最吉他人难相同。
我被放逐蛮荒能侥幸不死,衣食足甘愿在此至死而终。
做侯王将相的欲望早断绝,神纵使赐福于我也难成功。
此夜投宿佛寺住在高阁上,星月交辉掩映山间雾朦胧。
猿猴啼时钟响不觉到天亮,东方一轮寒日冉冉升高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名为《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山川的敬畏之心,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
开篇“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一句,就展现了宏大的宇宙观和地理概念,将大自然中的高山比喻为掌握天地间秩序的神圣存在。紧接着,“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则描绘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控制着世界的景象,其中“火维”和“天假神柄”都是对自然界中不可思议之力的描述。
诗人通过“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的句子,表达了对于山岳之高峻与奥秘的赞叹,山峰如同通天的柱石,无人能够完全探索其深处。随后,“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一句,则是对当下环境的描写,秋季的阴雨笼罩了一切,让人的心情也变得阴沉而缺乏清新。
诗中“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的部分,显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神灵的诚恳祈求和期待,他相信自己的忠厚之心能够与上天沟通。紧接着,“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一句,则是对突然间山峰被清扫干净、露出真容的景象的描绘,显示了自然界力量的不可预测。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的句子,通过对神庙建筑和装饰的描述,展现了人间对于神圣之处的崇拜与敬仰。而“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则是诗人在自然界中体验到超自然力量之后,表现出的敬畏之心和行动。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的描写,是对庙宇内部装饰的细节描述,通过这些装饰展现了人们对于神灵的想象与崇拜。接着,“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一句,则是诗人在祭祀活动中的虔诚态度,他希望通过简单的供品来表达自己的敬意。
“庙令老人识神意,雎盱侦伺能鞠躬”的部分,描绘了庙宇中年长者的形象,他们似乎能够理解和感应神灵的旨意。而“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馀难同”则是对诗人在老人的引领下进行的一种仪式行为的描述,这个仪式被认为是吉祥的,但又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避免死亡、在偏远荒凉之地得以生存并且有基本的生活保障的庆幸。而“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则是对那些已经断绝联系的世俗权贵和官职的反思,即使他们想要追求神恩,也难以达到。
最后,“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朣胧。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一段,是诗人在夜晚投宿佛寺的场景描写,其中充满了神秘和超自然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时间感知上的迷茫与不确定。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川、祭祀活动以及个人心灵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宗教信仰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