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边野水侵官道,旋唤渔舟渡夕阳
出处:《蕲水道中二首 其二》
宋 · 张耒
绿野新晴风日凉,肩舆细路转重冈。
桥边野水侵官道,旋唤渔舟渡夕阳。
桥边野水侵官道,旋唤渔舟渡夕阳。
注释
绿野:雨后的草地。新晴:雨后放晴。
风日凉:天气凉爽。
肩舆:轿子。
细路:小路。
重冈:起伏的山岗。
桥边:桥的旁边。
野水:野外的溪流。
侵官道:漫过道路。
旋唤:立刻呼唤。
渔舟:渔船。
渡夕阳:乘船度过夕阳时分。
翻译
雨后初晴的绿色田野上,风和日丽,凉爽宜人。坐着轻便的轿子在蜿蜒的小路上穿梭,翻过一道道山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行舟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之美。首句“绿野新晴风日凉”中,“绿野新晴”表达了秋天草木葱郁、天气清新的场景,而“风日凉”则烘托出一份凉爽宜人的气氛。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以“肩舆细路转重冈”展现了行走在山路上的艰难和曲折。这里的“肩舆”是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由人扛抬而行,意味着道路崎岖不平,而“细路转重冈”则形象地描绘出了道路的狭窄与山势的险峻。
第三句“桥边野水侵官道”中,“桥边野水”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而“侵官道”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力的无常,官道被野水侵蚀,似乎也在诉说着一段历史的沧桑。
最后一句“旋唤渔舟渡夕阳”,诗人以“旋唤渔舟”描绘了一幅渔人驾船准备渡河的画面,而“渡夕阳”则是对光影变化的一种细腻捕捉,夕阳的温暖与水波的闪烁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平和而宁静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更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