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喧阗斗不开,水崩石裂声如雷
水小不险水大险,穿舟最患石齿齿。
水石喧阗斗不开,水崩石裂声如雷。
两岸青峰随帆转,一滩白鸟逐篙回。
滩名乌蛮最险恶,伏波往日曾疏凿。
功同神禹合俎豆,有庙巍巍镇瓯骆。
瓯骆至今遵约束,岁时庙下祭旗纛。
祠中铜鼓铸马馀,银钗叩击蛮风俗。
麋泠双女僭为王,将军破贼威扬扬。
双植金标临涨海,七腰银艾到炎荒。
神灵终古槎江在,巨石依然排壁垒。
湍流赑怒状军声,势逐牂牁东入海。
两江黔郁此朝宗,我溯惊涛欲上邕。
千篙日与雷霆战,万马横当水石冲。
调兵东征苦不速,番禺九郡未恢复。
遇主徒希马伏波,委身未遇刘文叔。
将军际会本非常,我忆重兴二十霜。
扫荡南交待□命,邀君灵宠早还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乌蛮大滩的壮丽景象和对伏波将军祠的崇敬之情。屈大均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水流与岩石之间的激烈斗争,以及两岸山峰与白鸟的动态美。诗中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颂扬了历史人物的功绩,体现了对先贤的敬仰。
首句“乱石截流数千里”,开篇即以“乱石”、“截流”描绘出乌蛮大滩的险峻地貌,展现出水流与岩石的激烈对抗。接着,“大石生人小石死”一句,形象地描述了水流冲击下岩石的生死状态,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险恶。
“水小不险水大险,穿舟最患石齿齿”两句,通过对比不同水位下的风险,突出了航行的艰难。接下来,“水石喧阗斗不开,水崩石裂声如雷”描绘了水石相激的壮观景象,声音如同雷鸣,渲染了场面的震撼。
“两岸青峰随帆转,一滩白鸟逐篙回”则转换视角,从动态的角度描绘了山峰与船只的互动,以及白鸟追逐船篙的情景,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滩名乌蛮最险恶,伏波往日曾疏凿”点出了乌蛮大滩的险恶,并提及了历史上的伏波将军,暗示了其在此地的功绩。接下来,“功同神禹合俎豆,有庙巍巍镇瓯骆”赞扬了伏波将军的功绩,将其与古代治水英雄禹相比,同时描绘了将军祠的庄严。
“瓯骆至今遵约束,岁时庙下祭旗纛”表达了当地居民对伏波将军的敬仰,每年都会在祠庙举行祭祀活动。接下来,“祠中铜鼓铸马馀,银钗叩击蛮风俗”描绘了祠庙中的传统仪式,展示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风貌。
“麋泠双女僭为王,将军破贼威扬扬”讲述了历史上的一段故事,将军凭借勇武击败敌人,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秩序。接下来,“双植金标临涨海,七腰银艾到炎荒”描绘了将军的功绩远播,影响了更广阔的地区。
“神灵终古槎江在,巨石依然排壁垒”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也暗示了伏波将军精神的永恒。最后,“湍流赑怒状军声,势逐牂牁东入海”再次强调了水流的力量,以及它与军事行动的相似之处。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乌蛮大滩的壮丽景色,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崇高敬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英雄事迹的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