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天星入人先候,剑路铭昏藓半埋
出处:《明镐学士领漕益州》
宋 · 韩琦
忠臣重此过邛崃,经计才优帝命谐。
县弩清尘资远抚,史彤修职峻荣阶。
蜀天星入人先候,剑路铭昏藓半埋。
锦里万家迎使旆,壶浆应释去思怀。
县弩清尘资远抚,史彤修职峻荣阶。
蜀天星入人先候,剑路铭昏藓半埋。
锦里万家迎使旆,壶浆应释去思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韩琦在宋朝时期作为明镐学士,领管益州漕运时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忠诚与责任的颂扬,以及对地方治理与文化传承的重视。
首句“忠臣重此过邛崃”,开篇即点明人物身份与行动地点,邛崃山作为背景,暗示了任务的重要性和挑战性。接着“经计才优帝命谐”一句,赞扬了韩琦的才能与决策能力,使得皇帝的命令得以顺利执行。
“县弩清尘资远抚,史彤修职峻荣阶”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韩琦在地方治理上的成就。县弩象征着军事力量的净化与维护,而“资远抚”则表明他通过有效的治理,赢得了远方民众的拥戴。同时,通过“史彤修职峻荣阶”,强调了他在历史与文化上的贡献,提升了地方的荣誉地位。
“蜀天星入人先候,剑路铭昏藓半埋”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隐喻韩琦的影响力和历史地位。蜀地的星辰预示着他的先见之明,而剑路铭刻的痕迹虽被苔藓覆盖,却依然彰显其不朽的功绩。
最后,“锦里万家迎使旆,壶浆应释去思怀”描绘了百姓对韩琦的热烈欢迎与感激之情。锦里象征繁华之地,万家壶浆的场景,不仅体现了民众的热情,也表达了他们对韩琦离去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韩琦在益州的政绩与影响的描述,赞颂了他的忠诚、智慧、治理能力和对文化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官员德行与政绩的高度关注与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