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流年三十许,脚跟行路几千来
出处:《与陈聪》
明 · 陈献章
秋风两见莆阳子,皂帽青筇去复回。
眼底流年三十许,脚跟行路几千来。
未知世事真能忘,初得家书不肯开。
若问江门何所见,两涯春雨长青苔。
眼底流年三十许,脚跟行路几千来。
未知世事真能忘,初得家书不肯开。
若问江门何所见,两涯春雨长青苔。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陈献章的作品《与陈聪》,通过对秋风中与友人莆阳子的重逢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经历的感慨。首句"秋风两见莆阳子"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多次在秋风中相遇,暗示了友情的深厚和岁月的流转。"皂帽青筇去复回"描绘了友人朴素的装束和他们行走江湖的生活状态。
"眼底流年三十许,脚跟行路几千来"这两句,诗人通过自身的视角,感慨岁月如梭,自己已近而立之年,且走过漫长的道路,暗示了人生的沧桑和旅途的艰辛。"未知世事真能忘,初得家书不肯开"则揭示了诗人虽然历经世事,但仍难以割舍对家的思念,收到家书时犹豫不决,不愿拆阅,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
最后,"若问江门何所见,两涯春雨长青苔"以景结情,想象在江门之地,即使春雨绵绵,两岸青苔依旧,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