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彼哉负且乘,能使正日微全文

彼哉负且乘,能使正日微

出处:《寓言六首 其三
宋 · 王安石
瞢瞢俗所共,察察与世违。
违世有百善,一疵恶皆归。
就求无所得,犹以好名讥。
彼哉负且乘,能使正日微

注释

瞢瞢:形容人昏昏沉沉,不明事理。
俗:世俗。
察察:形容人过于清醒,与众不同。
违:违背,不顺从。
百善:众多美德。
疵恶:缺点、过错。
求:寻求。
好名:喜好名声。
负且乘:傲慢自大,又拥有权势。
正日:公正的日子,指社会的公平正义。

翻译

世人昏昏沉沉,我却清清楚楚不合群。
虽然远离尘世,任何美德都难逃责难。
即使寻求也无所获,还被嘲笑爱慕虚名。
那些人,既傲慢又乘车,能令公正的日子变得微弱。

鉴赏

这是一首融合了儒家思想与个人情感的诗篇,通过对比常人和有识之士的不同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评价标准的深刻反思。

“瞢瞢俗所共”表现出一种普遍而浅显的世俗观点,而“察察与世违”则是有智慧的人对这种观点持有的批判态度。接着,“违世有百善,一疵恶皆归”揭示了即使是品行端正之人,在世人眼中也可能因为一点小过而被完全否定。这不仅反映出作者对于社会公众评价的悲观,也体现了对个人修养和德行的高标准要求。

“就求无所得,犹以好名讥”进一步强调,即便是追求无欲无求的人生态度,也难免被世人以贬义的“好名”来解读。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对于真正品德和行为的认知。

最后,“彼哉负且乘,能使正日微”则是对那些不择手段、借助权力和地位压制真理的人的一种批评。这句话暗示着,即便是光明正大的真相,也可能因为某些人的作为而变得黯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深刻的哲思,揭示了社会评价的复杂性,以及个人品德与世俗观念之间的张力。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