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试墨时
出处:《首尾吟 其二十三》
宋 ·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试墨时。
十室邑中须有信,三人行处岂无师。
谋谟不讲还疏略,思虑伤多又忸怩。
机会失时寻不得,尧夫非是爱吟诗。
十室邑中须有信,三人行处岂无师。
谋谟不讲还疏略,思虑伤多又忸怩。
机会失时寻不得,尧夫非是爱吟诗。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爱吟诗:热爱写诗。
试墨时:练习写作或磨炼文笔的时候。
十室邑:形容小地方,十户人家的聚落。
信:诚信。
师:老师,引申为值得学习的人。
谋谟:策划,谋略。
疏略:粗疏马虎。
忸怩:拘谨不安。
机会失时:错过时机。
寻不得:难以找到。
翻译
欧阳修并非只是喜欢写诗,写诗对他来说是磨练文笔的方式。在任何一个有十户人家的小镇上,都需要诚信;在任何三人行走的地方,难道没有可以学习的老师?
他策划事情不精细,思考过多又感到拘谨不安。
有时候机会稍纵即逝,难以把握,这并不是欧阳修只爱写诗的原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其二十三)》,主要通过描述主人公尧夫的行为和心境,展现了他的性格特点和对诗歌创作的态度。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尧夫并非单纯为了爱好而写诗,而是将诗作为思考和记录生活的方式。接下来的两句“诗是尧夫试墨时”强调诗是他试验文笔、表达思想的工具。
诗中的“十室邑中须有信,三人行处岂无师”表达了尧夫认为即使在小地方,也有值得信赖的人和可以学习的榜样,体现了他的谦虚和求知精神。然而,“谋谟不讲还疏略,思虑伤多又忸怩”则揭示了他可能在处理复杂事务时犹豫不决,过于谨慎的性格。
最后两句“机会失时寻不得,尧夫非是爱吟诗”总结全诗,说明尧夫意识到有时错过时机就难以再找回,这并非单纯关于写诗,而是生活的哲理,再次强调了他的诗作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诗为线索,展现了主人公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对人生哲理的反思,语言质朴,内涵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