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布始成雨,事立在能豫
出处:《和陶杂诗六首》
明 · 桑悦
云布始成雨,事立在能豫。
厚风催大翼,始可图南翥。
半生经世念,暗逐水流去。
与世既以疏,于身亦何虑。
伊吕康四海,此身已难如。
州县吏徒劳,庙堂人要住。
大亏山林宽,而有容我处。
逍遥随化迁,君子何忧惧。
厚风催大翼,始可图南翥。
半生经世念,暗逐水流去。
与世既以疏,于身亦何虑。
伊吕康四海,此身已难如。
州县吏徒劳,庙堂人要住。
大亏山林宽,而有容我处。
逍遥随化迁,君子何忧惧。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桑悦所作的《和陶杂诗六首(其三)》。桑悦以陶渊明为榜样,此诗体现了其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首句“云布始成雨”象征着事情的酝酿和准备阶段,接下来的“事立在能豫”强调预先计划和准备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只有经过充分准备,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如同大鸟展翅南飞。
“半生经世念,暗逐水流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岁月流逝,世事如流水般消逝。他选择与世无争,内心平静,“与世既以疏,于身亦何虑”,表明他已经超脱了对世俗名利的牵挂。
“伊吕康四海”引用伊尹和吕尚的典故,表达自己虽难以像他们那样影响天下,但仍保持内心的安宁。“州县吏徒劳,庙堂人要住”则批评了追求权位者的忙碌和执着,而自己更倾向于隐居山林,享受宽广的天地。
最后两句“大亏山林宽,而有容我处”直接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逍遥随化迁,君子何忧惧”的豁达心境,诗人以君子自居,无惧任何外界变迁,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潇洒态度。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