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随林叶落,心与海云迟
出处:《寄何子》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病里知秋早,凉风生鬓丝。
梦随林叶落,心与海云迟。
明月不长满,青山空有期。
斜阳在南浦,每忆送君时。
梦随林叶落,心与海云迟。
明月不长满,青山空有期。
斜阳在南浦,每忆送君时。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寄何子》。诗中以“病里知秋早”开篇,巧妙地将个人的病态与季节的更迭相联系,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下来,“凉风生鬓丝”一句,通过描写秋风拂过鬓发,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凉意,同时也暗喻了岁月的无情。
“梦随林叶落,心与海云迟”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梦境中的落叶与现实中的云朵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迷茫。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而海云则代表着广阔无垠的未来,但“心与海云迟”,说明了诗人内心的迟疑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明月不长满,青山空有期”则是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明月虽美,却不能永远圆满;青山虽壮丽,但与人世的相聚相别相比,显得空洞无物。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遗憾。
最后,“斜阳在南浦,每忆送君时”将画面拉回到现实,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人在南浦送别的情景。这里的“送君”不仅指具体的离别场景,也象征着诗人对过往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夕阳的余晖,既是对离别的感伤,也是对美好回忆的温暖回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友情以及未来不确定性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