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种桃道士今寂寥,刘郎去后花无语全文

种桃道士今寂寥,刘郎去后花无语

出处:《题罗玉庵行乐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君不见南山之下麜鹿,月明静饮霜天瀑。
又不见沧江之鹤唳且飞,秋风吹下神仙屋。
微物区区亦出尘,何况昂藏一伟人。
生平倜傥好奇节,握符说剑如有神。
山河破碎天梦梦,新亭血泪风前冻。
先生一旦冠黄冠,飘然不作仪天凤。
年踰七十未龙钟,养成颜色似花红。
十年不到玄都观,抱来归去何从容。
玄都观里当时住,红尘扑面人来去。
种桃道士今寂寥,刘郎去后花无语
独倚寒岩百尺松,须眉飞入丹青中。
我也题诗未识面,长松之下闻其风。

鉴赏

这首诗《题罗玉庵行乐》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何巩道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超脱的画面。

首句“君不见南山之下麜鹿”,以南山下的麜鹿为引子,暗示了诗中的主人公如同自然中的动物一般,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接着“月明静饮霜天瀑”一句,描绘了在月光下,麜鹿静静地饮着霜天之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又不见沧江之鹤唳且飞,秋风吹下神仙屋”,转而以鹤的形象,象征着高洁与超凡脱俗。鹤在秋风中飞翔,仿佛从神仙居所降临人间,进一步强化了诗中人物的非凡形象。

“微物区区亦出尘,何况昂藏一伟人”,将小动物与伟人并提,强调了即使是平凡之物也有其独特之处,更不用说那些卓越非凡的人了。这不仅是对诗中主人公的赞美,也暗含了对世人的启示。

“生平倜傥好奇节,握符说剑如有神”,描述了主人公一生追求独特而奇异的节操,手持符节,谈论剑术,仿佛具有超乎常人的智慧与力量。

“山河破碎天梦梦,新亭血泪风前冻”,表达了对国家分裂、社会动荡的感慨,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这里的“新亭血泪”典故,源自东晋时期,形容在国破家亡之际,士大夫们在新亭聚会,饮酒谈笑,却内心悲痛,泪如雨下。

“先生一旦冠黄冠,飘然不作仪天凤”,描述了主人公突然改变形象,穿上黄冠,远离尘嚣,不再像天上的凤凰那样遵循世俗的规则,而是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年踰七十未龙钟,养成颜色似花红”,赞扬主人公虽已年迈,但精神依然饱满,容颜如同鲜花般鲜艳,体现了老当益壮的精神风貌。

“十年不到玄都观,抱来归去何从容”,表明主人公长时间未到玄都观,却能轻松地归来,显示出他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玄都观里当时住,红尘扑面人来去。种桃道士今寂寥,刘郎去后花无语”,通过对比玄都观的过去与现在,反映了世事变迁,繁华落尽,只有桃花依旧,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永恒。

“独倚寒岩百尺松,须眉飞入丹青中”,最后以主人公独自倚靠在寒岩旁的百尺松树上,须眉仿佛融入了画中,象征着他与自然和谐共生,达到了心灵与外在世界的完美融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