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飔送残暑,薄暮一登台
出处:《初秋晚望》
明 · 成鹫
凉飔送残暑,薄暮一登台。
天地无门户,秋声何处来。
白衣变苍狗,紫陌生黄埃。
翘首云边鹤,高飞独不回。
天地无门户,秋声何处来。
白衣变苍狗,紫陌生黄埃。
翘首云边鹤,高飞独不回。
鉴赏
这首《初秋晚望》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通过对初秋傍晚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深沉思考。
首句“凉飔送残暑”,以轻柔的凉风拂过,送走了夏日的余热,点明了季节的转换,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接下来,“薄暮一登台”则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傍晚时分登上高处的情景,这一动作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也预示着即将展开的一番深思。
“天地无门户,秋声何处来。”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天地视为一个整体,表达了秋声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却又难以捕捉其源头,寓意着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完全理解之处。这种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流露出对宇宙奥秘的好奇与探索。
“白衣变苍狗,紫陌生黄埃。”这四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中事物的瞬息万变。白日的云朵(白衣)转眼间变成了乌云(苍狗),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而天空中的紫色与地面上的黄色尘埃形成对比,暗示了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时间长河中的相对位置。
最后,“翘首云边鹤,高飞独不回。”诗人仰望天空,只见孤鹤高飞远去,不回头。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旅程中追求目标与理想、面对孤独与挑战的深刻反思。鹤的高飞象征着心灵的飞翔与追求,而“不回”则表达了对过去与未来的决绝态度,强调了个人意志与目标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感感知和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