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愿车声迫,莫使马行疾
出处:《古相送》
唐 · 曹邺
行人卜去期,白发根已出。
执君青松枝,空数别来日。
心如七夕女,生死难再匹。
且愿车声迫,莫使马行疾。
巫山千丈高,亦恐梦相失。
执君青松枝,空数别来日。
心如七夕女,生死难再匹。
且愿车声迫,莫使马行疾。
巫山千丈高,亦恐梦相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行人:指代即将离别的那个人。卜:占卜,预测。
白发:象征岁月流逝。
执:握住。
青松枝:象征坚贞不渝的爱情。
七夕女:古代传说中每年七月七日鹊桥相会的仙女,比喻深情的人。
再匹:再次匹配,重逢。
车声迫:车轮声近,暗示离别时刻临近。
马行疾:马跑得快,形容时间过得快。
巫山:古代神话中的名山,常用来象征远方或梦境。
梦相失:在梦中失去联系。
翻译
行人在算计离别的日子,发现白发已经悄悄生出。握着你的青松枝,徒然数着分别以来的日子。
心中像七夕节的女子,深知生死相隔难以再相配。
只愿车轮声近,不要让马儿跑得太快。
即使巫山再高千丈,也怕在梦中失去你的踪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别离的情景,行人即将告别,而白发已生表明时日匆匆。执君青松枝,是对朋友依依不舍的一种表现,空数别来日则透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心如七夕女,生死难再匹,借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形象地表达了生离死别后的无尽哀伤。且愿车声迫,莫使马行疾,则是希望时间能够缓慢流逝,延长与友人的相处时光。
最后两句“巫山千丈高,亦恐梦相失”则是在表达即便在现实中无法相见,即使是在梦中,也害怕再次失去彼此。整首诗充满了对亲情、友情的珍惜和对别离的不舍,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展现出作者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