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离声怨调秋堂夕,云向苍梧湘水深全文

离声怨调秋堂夕,云向苍梧湘水深

出处:《僧院听琴
唐 · 杨巨源
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
离声怨调秋堂夕,云向苍梧湘水深

拼音版原文

chánfángzàiqínzhēnsēngjiàntīngshíxīn

shēngyuàntiáoqiūtángyúnxiàngcāngxiāngshuǐshēn

注释

禅思:静心思考,禅修。
玉琴:精致的古琴,象征高雅的艺术。
真僧:真正有修行的僧人。
听时心:聆听时的内心感悟。
离声:分离的乐声,可能指悲伤的曲调。
怨调:哀怨的曲调。
秋堂夕:秋天的傍晚。
云向:云彩飘向。
苍梧:古代传说中的山名,象征远方或神秘之地。
湘水:湘江,湖南的重要河流。

翻译

禅定的思考不妨寄托在玉琴上,真正的僧人并不只是在听琴时才有所领悟。
夜晚秋堂中传来哀怨的曲调,仿佛云彩飘向遥远的苍梧和湘水深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禅僧在僧院中听琴的静谧场景。"禅思何妨在玉琴"表达了禅僧心境的宁静,好像他正在弹奏着一把玉制的琴。此处“玉琴”既可理解为实物,也可能是比喻心灵的清净。

"真僧不见听时心"则透露了禅僧对音乐的超然态度,他不是在用耳朵去听,而是在用心去感受。这句话也暗示着禅者的内心世界与世俗不同,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离声怨调秋堂夕"中,“离声”指的是琴声渐行渐远,带有一丝哀伤,“怨调”则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的思念之情。"秋堂夕"营造出一种萧瑟、寂静的氛围,让人联想到时间在慢慢流逝。

最后“云向苍梧湘水深”一句,则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云向苍梧”可能指的是云彩飘向远方的苍梧山脉,“湘水”通常指的是中国古代的湘江,此处则形容其水流深邃。整句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听琴场景的描绘,表达了禅僧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他们对自然界和时间流逝的感悟。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