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吊明月,曾照旧繁华
出处:《答杨又溪贰尹可大》
清 · 查元鼎
时见妖氛炽,逢人杀似麻。
将军观壁上,老母各天涯。
榻喜陈蕃下,途穷阮籍嗟。
吴山吊明月,曾照旧繁华。
将军观壁上,老母各天涯。
榻喜陈蕃下,途穷阮籍嗟。
吴山吊明月,曾照旧繁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中的悲惨景象与人物的复杂情感。首句“时见妖氛炽”点明了战争的背景,妖氛炽烈,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蔓延。接着“逢人杀似麻”形象地描绘了战争中无辜百姓被屠杀的惨状,如同麻绳般被无情斩断,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深重苦难的深切同情。
“将军观壁上,老母各天涯”两句,将军面对战争的残酷,只能在壁上挂上战功,而老母却各自分散在遥远的地方,表达了战争对家庭和社会的破坏,以及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榻喜陈蕃下,途穷阮籍嗟”运用典故,陈蕃以礼待客,阮籍因无路可走而叹息,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于战乱中人们生活困苦、无处安身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吴山吊明月,曾照旧繁华”以吴山的明月为喻,回忆往昔的繁华景象,与当前的战乱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深刻揭示了战争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人们对和平的强烈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