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刊前代史,肯作近人诗
出处:《不寐十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孤灯深夜半,何乃抚床为。
道左时难料,心方世岂知。
孰刊前代史,肯作近人诗。
黠鬼应相笑,乾坤一老痴。
道左时难料,心方世岂知。
孰刊前代史,肯作近人诗。
黠鬼应相笑,乾坤一老痴。
注释
孤灯:形容独自一人在灯光下。何乃:为何,为什么。
抚床:抚摸床榻的动作,可能表示思考或怀念。
道左:道路的一边,比喻人生旅途。
心方:内心的想法。
世:世间,世人。
刊:修订,修改。
前代史:古代的历史。
肯:愿意,肯做。
黠鬼:机智的精灵,这里可能指讽刺或嘲笑者。
乾坤:天地,宇宙。
老痴:老而痴傻,形容自己。
翻译
深夜独坐孤灯下,为何抚摸着床榻呢。人生的道路难以预料,内心的想法又有谁能真正理解。
谁会修订前朝的历史,又怎肯写下当代人的诗歌。
狡猾的精灵或许会嘲笑,我这老者在天地间显得如此痴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独处、孤独而又自我反思的氛围。"孤灯深夜半,何乃抚床为"表达了诗人在深夜里,面对微弱的灯光,无法入睡,只能轻抚着床沿的情景。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状态的写照,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
"道左时难料,心方世岂知"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以及内心所承受的压力与困惑。这里的“道左”指的是人生的道路,往左走是迷失方向,比喻诗人对未来感到迷茫。而“心方世岂知”则是在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便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也难以真正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孰刊前代史,肯作近人诗"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历史观念与文学取向。诗人不愿意去深究前代的历史(“孰刊前代史”),而是更倾向于创作描述当下生活和情感的诗歌(“肯作近人诗”)。
"黠鬼应相笑,乾坤一老痴"这两句则是在表达一种豁达与自嘲。诗人将自己比喻为“老痴”,认为世间万物都在变迁,而自己却仍旧坚守着一些过时的信念和情感,这种状态是可笑的。同时,"黠鬼应相笑"则是在表达一种看破红尘、超然物外的心态,仿佛诗人与世间的智者(“黠鬼”)一同在嘲笑这个纷扰复杂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孤独时光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自我反思和历史感怀,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于个人命运、历史认知以及文学创作态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