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往往秋高又飞锡,白云来去本无心全文

往往秋高又飞锡,白云来去本无心

宋 · 李之仪
精神秀发真狮子,耸壑昂霄似出林。
击竹有声先了悟,拈花微笑已知音。
新诗富健疑披锦,妙字清奇不换金。
往往秋高又飞锡,白云来去本无心

鉴赏

这首诗以“瑛侍者欲再游方作此勉之”为背景,李之仪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精神饱满、如同真狮子般的人物形象。诗人通过“精神秀发真狮子,耸壑昂霄似出林”这两句,将瑛侍者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他正从深山中脱颖而出,展现出非凡的气度与力量。

接下来,“击竹有声先了悟,拈花微笑已知音”两句,运用了禅宗中的典故,暗示瑛侍者在修行过程中,不仅能够通过外在的行为(如击竹)领悟佛法,还能在细微之处(如拈花微笑)与他人建立起心灵的共鸣,体现了其深厚的内功和超凡的智慧。

“新诗富健疑披锦,妙字清奇不换金”则赞美瑛侍者创作的诗歌,既富有力量感,又充满艺术美感,如同珍贵的锦缎一般,其文字的精妙与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彰显了其文学才华的卓越。

最后,“往往秋高又飞锡,白云来去本无心”两句,表达了瑛侍者在秋天高远的天空下再次踏上旅途的情景,象征着他的心灵如同白云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追求真理的道路永不停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瑛侍者形象的描绘和对其精神境界的赞颂,展现了宋朝文人对于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由精神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