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誇西掖吟红药,何似东林种白莲
出处:《寄杭州西湖昭庆寺华严社主省常上人》
宋 · 王禹称
梦幻吾身是偶然,劳生四十又三年。
任誇西掖吟红药,何似东林种白莲。
入定雪龛灯焰直,讲经霜殿磬声圆。
谪官不得馀杭郡,空寄高僧结社篇。
任誇西掖吟红药,何似东林种白莲。
入定雪龛灯焰直,讲经霜殿磬声圆。
谪官不得馀杭郡,空寄高僧结社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梦幻:比喻不真实的、虚幻的。吾身:指诗人自己。
偶然:意外或非必然的。
劳生:辛勤劳苦的生活。
西掖:古代皇宫中官员办公的地方。
红药:红花,这里可能指代宫廷生活。
东林:佛教寺庙名,这里可能象征隐逸生活。
白莲:佛教象征纯洁,常与禅修联系。
入定:佛教术语,指集中精神进入冥想状态。
雪龛:积雪覆盖的小屋,可能指修行场所。
灯焰直:灯火明亮,形容专注修行。
讲经:僧侣讲解佛法。
霜殿:寒冷的殿堂,可能指寺庙。
磬声圆:钟磬声和谐,象征宁静。
谪官:被贬官,仕途受挫。
馀杭郡:古地名,今浙江杭州,富庶之地。
空寄:徒然寄托,无处实现。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结社篇:结交僧侣,共同创作的诗篇。
翻译
我的存在仿佛一场梦境,四十三年艰辛度日。即使在朝堂上吟咏红花,也不如在东林寺种植白莲自在。
静坐修行时,雪龛中的灯火明亮,诵经时,寒殿的钟磬声浑厚圆满。
被贬为官,不能去往富庶的余杭,只能空寄诗篇给高僧,共结佛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寄杭州西湖昭庆寺华严社主省常上人》。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向往和生活的无常感。
"梦幻吾身是偶然,劳生四十又三年。" 这两句表现出一种生命短暂、人生如梦的哲学思考,诗人通过自我反省,感慨自己的生命犹如梦境一般虚幻,而且已经步入中年,岁月匆匆,劳碌奔波却一无所获。
"任誇西掖吟红药,何似东林种白莲。" 这两句则是对比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种是放纵不羁的生活方式(西掖吟红药),一种是清净自守的修行状态(东林种白莲)。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精神寄托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入定雪龛灯焰直,讲经霜殿磬声圆。"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禅宗修炼的画面,雪地中的禅师入定时的宁静与集中,以及在寒冷的殿堂中朗诵佛经的声音和谐,展示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境界的向往。
"谪官不得馀杭郡,空寄高僧结社篇。" 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对现实官场生活的不满,以及希望通过文字与高僧交流心得,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的人生态度、描绘禅宗修炼境界以及表达对佛法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精神寄托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