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旌渡河渭,弭节览周秦
出处:《赠郭侍御北还》
明 · 孟洋
扬旌渡河渭,弭节览周秦。
灵台岂经始,古道多荆榛。
历险迫嵓谷,乘危犯沙尘。
冷冷清风激,霜月鉴幽沦。
豺虎潜故踪,狸鼠安足论。
中衢有欢颂,穷檐无苦呻。
鞭笞非所恃,风俾江汉淳。
灵台岂经始,古道多荆榛。
历险迫嵓谷,乘危犯沙尘。
冷冷清风激,霜月鉴幽沦。
豺虎潜故踪,狸鼠安足论。
中衢有欢颂,穷檐无苦呻。
鞭笞非所恃,风俾江汉淳。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孟洋所作的《赠郭侍御北还》。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郭侍御北归的情景,以及对友人旅途艰辛的关切与祝愿。
首句“扬旌渡河渭,弭节览周秦”,以“扬旌”和“弭节”两个动作,生动地展现了郭侍御北归时的壮阔场面,同时也暗示了他此行的远大目标。接着,“灵台岂经始,古道多荆榛”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古代文明遗迹的感慨,同时也预示了旅途中的艰难险阻。
“历险迫嵓谷,乘危犯沙尘”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艰险,山川险峻,风沙漫天,充满了挑战。然而,“冷冷清风激,霜月鉴幽沦”两句,又以清风和霜月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于尘世的宁静之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旅途虽艰难但内心仍能保持平和的祝愿。
“豺虎潜故踪,狸鼠安足论”两句,以动物的隐喻,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担忧,同时也暗示了友人有能力应对旅途中的任何困难。接下来,“中衢有欢颂,穷檐无苦呻”则以对比手法,赞美了友人在旅途中遇到的善意与温暖,以及对苦难的默默承受,体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坚韧。
最后,“鞭笞非所恃,风俾江汉淳”两句,以“鞭笞”与“风”的对比,寓意友人不应依赖外力,而应依靠内心的道德力量,使江汉之水(象征社会风气)变得清澈。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是诗人对社会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旅途的关怀,也有对社会风气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