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棹远相望,已渍双眸碧
出处:《初夏登北山 其二》
宋 · 卫宗武
屡月不见山,胸次若逼窄。
举棹远相望,已渍双眸碧。
即之清入神,喜复遂良觌。
非但尘思浣,顿觉馀疴失。
玉流浸层峦,缘云抱幽石。
草木去浮誇,秋容净如拭。
我来谁与俦,一道兼一释。
精庐既窈深,靖宇尤邃密。
吟哦对青嶂,潇洒娱白日。
奁香勘南华,孰为寥天一。
举棹远相望,已渍双眸碧。
即之清入神,喜复遂良觌。
非但尘思浣,顿觉馀疴失。
玉流浸层峦,缘云抱幽石。
草木去浮誇,秋容净如拭。
我来谁与俦,一道兼一释。
精庐既窈深,靖宇尤邃密。
吟哦对青嶂,潇洒娱白日。
奁香勘南华,孰为寥天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初夏时节登临北山的景象与心情。开篇“屡月不见山,胸次若逼窄”两句,通过对比往日未能一见山色的渴望和现在终于得见的欣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接着,“举棹远相望,已渍双眸碧”写出了诗人仰望山色时的情景,"已渍"一词形容目光所及之处皆为碧绿,生动地描绘了眼前的山峦如画。
“即之清入神,喜复遂良觌”表明诗人的心情得到了净化和愉悦,这种自然景色带给他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有精神上的洗礼。"非但尘思浣,顿觉馀疴失"则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对人心灵的清洁作用,使得凡尘俗念一扫而空。
“玉流浸层峦,缘云抱幽石”中,“玉流”形容山溪如玉般清澈,"缘云抱幽石"则描绘了诗人在山间徘徊,依偎于云雾缭绕的幽深之石的情景。接下来的“草木去浮誇,秋容净如拭”写出了夏日的绿意与秋天的清澈,这里已是初夏,但诗人眼中似乎已经透露出秋意。
“我来谁与俦,一道兼一释”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面前感到孤独却又自得其乐。"精庐既窈深,靖宇尤邃密"则描写了山中的庙宇幽静而神秘,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最后,“吟哦对青嶂,潇洒娱白日”、“奁香勘南华,孰为寥天一”两句,以吟诵与赏花作为诗歌结束,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喜悦和忘我,以及对于生命、宇宙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