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将谋臣满玉京,吾侪袖手待升平
出处:《和宋子玉韵》
元 · 耶律楚材
勇将谋臣满玉京,吾侪袖手待升平。
荆榛至道常嗟我,柱石中原岂舍卿。
日下有人叨肉食,云中高士振诗鸣。
思君兴味如梅渴,海印那能知此情。
荆榛至道常嗟我,柱石中原岂舍卿。
日下有人叨肉食,云中高士振诗鸣。
思君兴味如梅渴,海印那能知此情。
鉴赏
这首元代耶律楚材的诗《和宋子玉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感慨与期待。首句“勇将谋臣满玉京”,描绘了一个人才济济的朝廷景象,暗示着国家拥有众多英勇的将领和足智多谋的谋臣。然而,接下来的“吾侪袖手待升平”则透露出一种无奈,诗人感叹自己和同僚们似乎只能袖手旁观,期待着天下太平的到来。
“荆榛至道常嗟我”暗指时局动荡,道路艰难,诗人对此深感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能力的自谦。“柱石中原岂舍卿”则是对那些在中原地区起支柱作用的人才的赞扬,暗示他们对于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日下有人叨肉食”一句,以讽刺的口吻批评了那些身居高位却不尽职尽责之人,他们享受着权力带来的优裕生活。“云中高士振诗鸣”则赞美那些隐居高士,他们虽然远离尘世,但依然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和理想。
最后两句“思君兴味如梅渴,海印那能知此情”直抒胸臆,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宋子玉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无法像隐士那样自由表达情感的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元代文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志向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