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
出处:《拟沈下贤》
唐 · 李商隐
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
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
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
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
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
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
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属于拟古体裁。诗中通过对春日游赏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千二百轻鸾,春衫瘦著宽。" 这两句描写的是春天的衣着,轻薄而舒适,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轻鸾”指的是轻盈如燕子的衣料,“春衫”则是春季所穿的衣物。
"倚风行稍急,含雪语应寒。" 这两句传达了春日微风中带来的凉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语言似乎也带有了寒冷的意味。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一种情感上的隔阂。
"带火遗金斗,兼珠碎玉盘。" 这两句则是通过对珍贵物品的描述,表现出一种奢华与破败并存的意象。“带火”可能指的是熔炼金属的过程,“遗金斗”则是用以往盛世留下的金子来比喻现在的繁华。同样,“兼珠碎玉盘”也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昔日繁华如今已成破碎的意境。
"河阳看花过,曾不问潘安。" 这两句中“河阳”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而“看花过”则是在描述春游的情景。“曾不问潘安”中的“潘安”往往用来比喻美人,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淡然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过往繁华的回顾以及对现实的超然态度。李商隐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自然景物融合,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复杂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