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国如瓯,驭民如舟,吁嗟赤子汝何忧
出处:《地震谣》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四月一日南省火,七月一日南地震。
地积大块作方载,岂有坏崩如杞人。
如何一震白毛茁,泰山动摇海水泄。
便恐昆崙八柱折,赤子啾啾忧地裂。
唐尧天子居上头,贤相柱天如不周。
保国如瓯,驭民如舟,吁嗟赤子汝何忧。
地积大块作方载,岂有坏崩如杞人。
如何一震白毛茁,泰山动摇海水泄。
便恐昆崙八柱折,赤子啾啾忧地裂。
唐尧天子居上头,贤相柱天如不周。
保国如瓯,驭民如舟,吁嗟赤子汝何忧。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地震谣》,以四月一日和七月一日发生的自然灾害为引子,通过夸张和象征手法描绘了地震的威力。诗中将大地比喻为承载巨石的方舟,质疑为何地震如此剧烈,甚至担心连泰山这样的大地支柱也会断裂,海水分泄,景象惊心动魄。诗人进一步联想到古代贤君唐尧和其辅佐的贤相,他们如同不周山般支撑国家,强调治国如保瓯、驭民如舟的重要性。最后,诗人安慰百姓不必过于忧虑,因为有贤明的领导者在位。
这首诗寓言性强,借自然灾变警示统治者要关注民生,妥善治理国家,体现了杨维桢诗歌中关心时政、关注社会现实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