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形势烽烟外,万里江山指掌中
出处:《李忠定公墓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陈肇兴
十年提举洞霄宫,帝座虽遥梦寐通。
去国惟闻争许翰,当时原不识陈东。
两河形势烽烟外,万里江山指掌中。
如此乾坤甘一掷,伤心苟活是高宗。
去国惟闻争许翰,当时原不识陈东。
两河形势烽烟外,万里江山指掌中。
如此乾坤甘一掷,伤心苟活是高宗。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陈肇兴所作,题为《李忠定公墓(其三)》。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李忠定公的敬仰和对其时代背景的感慨。首句“十年提举洞霄宫”暗示了李忠定公曾长期在道教宫观任职,而“帝座虽遥梦寐通”则描绘了他与朝廷虽相隔遥远,但心系国家,梦境中仍能感受到朝廷的召唤。
接下来,“去国惟闻争许翰,当时原不识陈东”两句,通过对比李忠定公的忠诚与当时某些人的行为,赞扬他的正直,暗指他对像许翰那样的人持批判态度,而对于另一位忠臣陈东则表示理解,因为陈东并未被他所知。
“两河形势烽烟外,万里江山指掌中”描绘了广阔壮丽的江山图景,以及李忠定公对于国家边防和领土的深刻理解和掌控,显示出他的雄心壮志和责任感。
最后,“如此乾坤甘一掷,伤心苟活是高宗”表达了诗人对李忠定公不惜一切为国付出的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南宋高宗(赵构)苟且偷安的失望,认为他在关键时刻未能像李忠定公那样坚定抗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颂李忠定公,寓言式地批评了当朝统治者的懦弱,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时局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