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观天宇空,不碍浮云驰
出处:《春日月坡初成》
清 · 秦道然
湖干月无际,月坡先得之。
山人倚杖间,坡上月到时。
逝者不可留,明月常如兹。
田夫荷锄归,渔舟亦来斯。
笑言堤柳畔,谁云不相知?仰观天宇空,不碍浮云驰。
山人倚杖间,坡上月到时。
逝者不可留,明月常如兹。
田夫荷锄归,渔舟亦来斯。
笑言堤柳畔,谁云不相知?仰观天宇空,不碍浮云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坡初成时的宁静与美好,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的和谐共处。首句“湖干月无际,月坡先得之”以开阔的视野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的月光世界中,月光仿佛从无边的湖面延伸至月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山人倚杖间,坡上月到时”描绘了一位山人悠闲地倚靠在月坡之上,享受着月光的洗礼,这一场景充满了诗意和生活气息。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在自然美景中的心灵寄托。
“逝者不可留,明月常如兹”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月光永恒不变的美好,给人以安慰和希望。接下来,“田夫荷锄归,渔舟亦来斯”则转向了乡村生活的描绘,田间的农夫扛着锄头归来,渔舟也在此时停泊,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平凡生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笑言堤柳畔,谁云不相知?”这一句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馨交流,即使在陌生的环境中也能找到共鸣,体现了社会的温暖与和谐。最后,“仰观天宇空,不碍浮云驰”以广阔的天空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由与广阔世界的向往,同时暗示了人生道路上的起伏与变化,但总有光明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之美、人情之暖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