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清漪下邳桥,夕阳古渡影迢迢
不为大勇为小勇,此时子房真梦梦。
曲曲清漪下邳桥,夕阳古渡影迢迢。
突遇老人冠不整,呼履履我默警醒。
出书一编曰可读,用此足槛秦人鹿。
奚取荆卿匕首渐离筑。
君不见萧何下狱韩彭死,仙乎仙乎早知此。
此去随我访赤松,孺子乃以功名终。
迄今墓木依然在,行人来往经千载。
河山郁郁气葱葱,此中倘有黄石公。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张良墓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张良的深沉感慨与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深刻理解。
首句“力士一击击不中,百二十斤椎何用”,借用了张良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典故,暗示张良的智谋远胜于武力,巧妙地揭示了张良作为智者的形象。接下来,“不为大勇为小勇,此时子房真梦梦”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张良的智慧与策略的重要性,而非单纯的勇力。
“曲曲清漪下邳桥,夕阳古渡影迢迢”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将读者带入历史的长河之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接着,“突遇老人冠不整,呼履履我默警醒”则引入了一个神秘的老人,象征着历史中的智慧与启示,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出书一编曰可读,用此足槛秦人鹿”提到张良赠书给刘邦,帮助其战胜强敌,体现了张良的远见卓识。此处巧妙地引用了“秦人鹿”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张良在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奚取荆卿匕首渐离筑”一句,通过对比荆轲与张良,再次凸显了张良作为智者而非刺客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张良智慧与策略的赞赏。
最后,“君不见萧何下狱韩彭死,仙乎仙乎早知此”通过对比萧何、韩信、彭越等其他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对张良早年明智选择的肯定,以及对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此去随我访赤松,孺子乃以功名终”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追随张良的脚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同时也对张良以功名终其一生表示了理解和尊重。
“迄今墓木依然在,行人来往经千载。河山郁郁气葱葱,此中倘有黄石公”则以张良墓为背景,描绘了历史的永恒与自然的生机,表达了对张良及其智慧的长久怀念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深刻的对比与联想,展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对智慧、自由与超越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