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玉两窗非有约,如何风动一齐鸣
出处:《新亭风玉与安素相应》
宋 · 钱时
的然同德定同声,鼓瑟吹竽尽未平。
悬玉两窗非有约,如何风动一齐鸣。
悬玉两窗非有约,如何风动一齐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然:然而。同德:心灵相通。
定:确定,和谐。
同声:共鸣。
鼓瑟:弹奏瑟。
吹竽:吹笙。
尽未平:声音仍未停歇。
悬玉两窗:窗户上挂着的玉饰。
非有约:并无约定。
如何:为何。
风动:微风吹起。
一齐鸣:同时响起。
翻译
心灵相通,共鸣和谐,弹奏瑟和吹笙的声音仍未停歇。窗户上挂着的玉饰并无约定,为何微风一起就能使它们同时响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共鸣的画面。"的然同德定同声",诗人以音乐比喻,表达人们在精神上志同道合,如同琴瑟和鸣,有着共同的追求和理念。"鼓瑟吹竽尽未平"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共鸣的热烈和持久,仿佛各种乐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尚未停歇。
"悬玉两窗非有约",这里的"悬玉两窗"可能象征着窗户上的装饰或乐器本身,暗示着即使没有事先约定,自然的和谐也能显现。"如何风动一齐鸣"则揭示了风的作用,它轻轻吹过,使得原本静止的乐器随着风的律动而发出共鸣,增强了诗歌的动态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新亭风中的玉器与安素(可能是乐器或人的名字)的响应,寓言了人与人之间、理念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振,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关系的赞美和向往。钱时作为宋代文人,其诗作常富含哲理,此诗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