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
出处:《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
唐 · 岑参
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
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
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
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
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
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
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风尘:比喻旅途的劳顿或纷乱的社会环境。奈汝何:怎能奈何你,表示无可奈何。
波波:奔波忙碌的样子。
亲老:父母年迈。
官养:指通过做官来供养,这里指经济条件好到足以赡养。
在外多:大多时间都在外。
醉眼:酒醉后的视线。
轻白发:不把增多的白发当回事,有无视岁月之意。
春梦:美好的梦境,这里可能也含有一丝虚幻不实的意味。
渡黄河:可能象征着对故乡或理想的跨越与追求。
相去:距离。
关城:指靠近边界的城镇,这里可能特指诗人故乡附近的关隘。
何时更肯过:什么时候才愿意再次经过(回家)。
翻译
风尘怎能奈何你,整天独自奔波忙。父母年迈却无法侍奉,因家庭贫困常在外闯荡。
酒醉中轻视添上的白发,春梦中仿佛跨越了黄河。
离家乡的关隘并不远,何时才能再愿意回去看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哀伤和对友人的深切祝愿。"风尘奈汝何,终日独波波"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去的无奈和孤独感受。"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则写出了诗人个人家庭的困顿,无官禄可依,家中老小无以为养,自己在外漂泊,不得不增添了生活的辛酸。
"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反映出诗人的心境和生活状态。醉眼轻视看待自己的白发,说明年龄已高,而春日之梦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却如同渡过汹涌的黄河一般,充满了困难。
"相去关城近,何时更肯过"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关城在这里成了友情别离的象征,而"何时更肯过"则是诗人对未来重逢机会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朋友、家国的牵挂,以及生活中的苦楚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