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景物皆佳句,写寄银钩莫厌烦
出处:《还程彦举诗卷》
宋 · 吴儆
文采于菟见一斑,旧知句法有渊源。
慇勤不废琢磨力,圆熟几无斧凿痕。
明日风烟空有梦,何时樽酒得重论。
秋来景物皆佳句,写寄银钩莫厌烦。
慇勤不废琢磨力,圆熟几无斧凿痕。
明日风烟空有梦,何时樽酒得重论。
秋来景物皆佳句,写寄银钩莫厌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文采:指人的才情或文章的文采。于菟:古代对老虎的别称,象征勇猛和才华。
句法:诗歌或文章的结构和规则。
渊源: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基础。
斧凿痕:比喻刻意雕琢的痕迹。
明日风烟:未来的景象,可能带有梦幻色彩。
樽酒:古代盛酒的器具,借指饮酒。
银钩:古人用银制成的笔,此处代指书法。
厌烦:感到厌倦,此处表示请求对方不要嫌麻烦。
翻译
才华出众如虎豹,自古以来诗法有深厚根基。勤奋不懈地磨炼技艺,技艺纯熟几乎不见斧凿痕迹。
明天的风烟中只有梦境,何时能再举杯畅谈。
秋天的景色都是绝妙的诗句,尽管写来烦琐,也请不要厌倦。
鉴赏
这首诗是由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吴儆所作,名为《还程彦举诗卷》。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厚造诣和对旧友程彦举诗作的高度评价。
“文采于菟见一斑,旧知句法有渊源。”这里赞扬程彦举的诗歌即使只有一点点也能表现出其非凡的文学才华,而作者与他在诗歌艺术上的交往和了解则如同深不可测的渊源。
“慇勤不废琢磨力,圆熟几无斧凿痕。”这两句表明程彦举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投入,他不断地修饰和打磨自己的作品,使得每一句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几乎看不出任何修改和雕琢的痕迹。
“明日风烟空有梦,何时樽酒得重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那些如同轻烟般飘散的记忆只能留存在梦中,而关于樽酒畅谈的欢乐场景,又不知何时才能重新体验。
“秋来景物皆佳句,写寄银钩莫厌烦。”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程彦举秋天所见之美景进行赞美,这些景致都能成为他诗作中的佳句。即使是写信给远方的朋友,也不觉疲惫,因为这些美好的情感和景物是如此令人兴奋。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诗歌才华的赞美,以及对共同经历的怀念,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文学的高雅。